新的健保費調漲
家庭年總所得100萬以上
健保局變成查稅機構
而且必定要補
目前分類:同學的新聞與文章 (148)
- Nov 28 Fri 2008 13:26
新的健保費調漲 彩颱
- Oct 08 Wed 2008 14:19
融合教育的理想與現實
愛上小雨人 黃穎峰 推薦序
「安排自閉症孩子與社區中一般孩子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讓自閉兒能從同學身上學到社會技巧、增加溝通能力、改善行為品質」,這是大多數自閉兒家長心中的理想。
然而到了教室中,隨著上課日子的增加,困難可能漸次浮現。原本熱情相助的同學們可能開始有抱怨:「老師,他沒有問我就拿我的東西。」「老師,他一直搖椅子、一直笑,害我不能專心。」……;原本就憂心不安的老師可能更加擔心:「我沒有帶過特殊學生的經驗。」「我還有三十多個學生,沒有辦法兼顧到特殊學生的需要。」……;原本願意愛心接納的同學家長可能態度動搖:「老師要特別照顧他,分給我孩子的時間就變少了。」「那位特殊學生會妨礙我孩子的受教權。」……;原本鼓足勇氣的自閉兒家長可能加深挫折「我是不是太樂觀了?」「我是不是該把他轉到特教班?」
- Oct 08 Wed 2008 14:14
閱讀動人的史詩
書名:奇蹟的孩子_一段開啟封閉心靈的旅程
__ 黃穎峰 推薦序
初接到出版社的電話,要求我為一本翻譯新書為文推薦時,滿心虛榮感的我不假思索便高興地同意了。心想這大概又一個含辛茹苦、不畏艱難的媽媽,藉著愛與智慧,帶領自閉兒衝破障礙、邁向人群的感人勵志故事。
- Oct 06 Mon 2008 09:34
701 商業週刋良醫名單
701陳進陽、譚傳德、洪振傑、崔克宏、黃曉峰
榮列「600良醫」名單!
(2008.10.3商業週刋生活系列No.4)
- Oct 03 Fri 2008 21:33
聯醫援川返國 難忘孤兒哭聲
自由時報 2008/05/30〔記者林相美報導〕
中國四川震災近三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療團隊結束救護行動,返抵台灣。救護團隊總計醫治五百八十六名災民,還緊急為一名氣胸女子施予胸管植入術,及時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入夜後,安置處不時傳出震災孤兒的哭喊聲,迄今仍讓醫師印象深刻。
聯合醫院出動十名成員,包括四名醫師、兩名護士及兩名藥師,攜帶九十八箱衛材,隨同紅十字會搭乘救援包機於五月廿日飛抵四川廣漢,廿六日返回台北。
醫療總指揮、聯合醫院緊急醫療部災難醫學科主任洪士奇指出,廣漢市沒有位於主要災區,地震迄今進入緩衝期,災區陸續出來的病患是醫護重點。
- Oct 03 Fri 2008 21:30
海外災難訓練的心路歷程
- Oct 03 Fri 2008 14:27
未完成的蜜月旅行
- Oct 01 Wed 2008 21:20
秀傳合唱團
由秀傳醫院的醫師、護士、行政人員及其親友所組成秀傳合唱團,將在本月三十日下
午在彰濱秀傳健康園區一樓國際會議廳舉辦十週年感恩音樂會,將演出十首膾炙人口的歌
曲,有世界名曲、電影配樂,還有台灣民謠、懷舊老歌,昨日適逢聖誕佳節,合唱團正為
演唱會彩排時,腹語表演大師鄧志鴻突然出現在現場,並特別送花祝賀聖誕快樂並預祝演
- Oct 01 Wed 2008 21:13
醫師善用健保 為患者省大錢
中國時報 2008.04.23 張澄輝報導
之前不少患者在接受脊椎治療時,常被慫恿自費購買昂貴的支架,說自費的品質才好,讓患者陷入迷思。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醫師黃穎峰,陸續用健保給付的「脊椎間體護架」來醫治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也讓患者省下了大筆的負擔,他說「健保並非沒好貨」。
- Sep 29 Mon 2008 07:33
聽見星星的聲音
- Sep 28 Sun 2008 21:44
穎峰與自閉症
- Sep 26 Fri 2008 23:57
溫馨的母親節音樂會
自閉兒莊天岳抱著媽媽說:「媽媽我愛您」!
音樂奇才莊天岳5/7在彰濱秀傳健康園區鋼琴演奏,這是他第十二次應邀在健康園區表演,很巧的這天正是他的生日,配合溫馨的五月,健康園區特別為他準備蛋糕慶生,現場聆賞音樂會的來賓都分享他成功的喜悅。
- Sep 26 Fri 2008 23:29
安寧病房有春天
- Sep 25 Thu 2008 03:45
白袍褪色,醫院也瘋狂
- Sep 24 Wed 2008 20:32
白醫師的部落格
白醫師的部落格
熱蘭遮城的黃金歲月:http://tw.myblog.yahoo.com/paimingchyi
白醫師的網頁
- Sep 22 Mon 2008 20:02
花蓮慈院巴金森病醫療團隊
大愛電視台製作 校園物語 我的良師益友
一位意氣風發,正要大展長才的大學教授,家庭事業都圓滿幸福之際,卻發現自己罹患了巴金森病,他的女兒問:什麼是巴金森病?爸爸告訴女兒,這是一種讓人無法動彈的疾病,以後爸爸跟你玩一二三木頭人,一定不會輸!全台灣約有五萬名的病患,正在與這種病因不明,無法根治的巴金森病搏鬥,不過他們並不孤單。 在東台灣有一群醫生和專家,正在竭盡所能的要解開巴金森病之謎,而每一位前來求診的病患,也正是他們解開謎底的關鍵鑰匙。
清晨七點,一項重要的任務正等著花蓮慈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新源。六十多歲的巴金森病患,就要接受腦部手術。 手術之前,陳新源與醫療團隊,仔細確認每項細節。 這場與生命的拔河,起跑點站得穩,勝算就會大增。 陳新源親切的安慰,舒緩了病患與家屬的壓力,因為接下來病患要接受的,是一項名為"深腦部刺激療法"的大型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