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sh is brain food.”「吃魚顧腦」!
吃魚會讓人變聰明嗎?
可能喔!

「吃魚顧腦」是長久以來的觀念。十九世紀以來的科學研究,一開始是基於發現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是產生細胞能量的重要物質。既然ATP可以提供腦袋思考時的能量,這可能是有關智力(mental acuity) 研究的關鍵!而ATP富含磷 (P, Phosphorus),魚又是磷的優良食物來源,那麼「吃魚顧腦」的說法就似乎言之成理了!? 但事實上各類食物中並不缺磷,所以上述推論並不成立。

有趣的是,現在知道魚裡頭的另外有兩種特別的脂肪: DHA(Docosahexaenoic acid) & EPA(Eicosapentaenoic acid)(歸類為Omega-3 fats) 在大腦的運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可以降低心臟疾病的危機。

人類大腦的組成中,有約60%的脂肪,所以有油腦(fat-head)的說法。 由人類大腦這樣的組成方式看來,某種特別的脂肪會在智力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而DHA就是腦袋中首要的脂肪,在眼睛裡的視網膜也是首要的脂肪。
果然在猴子的實驗中證實:餵食不含DHA的食物,牠們的大腦和眼睛的發育就不好;而餵食含有DHA的食物,牠們就能夠保有正常的大腦和眼睛的發育。以上實驗顯示大腦的組成確實會受到膳食攝取的影響。

在人身上呢?
有這麼一句老話:「吃什麼,像什麼。」(We are what we eat.) 有想過我們都在吃啥食物嗎? 在調查全世界各地域的憂鬱症(depression)的發生率時,就浮現出一些有趣的證據:某些地方的發生率高低差比較,竟然達到60倍。而美加地區就是在高發生率這邊,而日韓地區的發生率就相當低。當魚類消耗量的數據放上來做對照比較時,又發現顯著的關聯性!食用魚類多的國家憂鬱症的發生率低;而食用魚類少的國家憂鬱症的發生率高。更進一步的許多研究報告還顯示北美洲憂鬱症發生率的提高和富含DHA食物的消耗量下降有關。雖然上述觀察不必然表示吃魚可以降低憂鬱症的發生,但已經是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了。

腦脊髓液(CSF)裡頭,低濃度的5-HIAA(5-hydroxy-indolacetic acid)已經證實和憂鬱症以及自殺有關。而且又知道人體的血液中DHA含量低時,5-HIAA的含量也會低。研究人員也發現血液中DHA的低含量,和閱讀困難症(Dyslexia)、注意力缺乏症(attension deficit disorder)、過動症(hyperactivity)有關;而補充DHA時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另外,還有對於上千位老年人的九年追蹤研究顯示:血液中的DHA有較高含量者,日後比較不會得癡呆症(Dementia),包括Alzheimer症(Alzheimer’s disease)。這些腦部病變肇因於一種變性蛋白質 (Amyloid) 的增加。而將實驗老鼠以基因工程方式誘發出Alzheimer症時,餵食以豐富含DHA的食物時,可以發現其腦中 Amyloid的堆積有意義地減少。

另外,日本的研究顯示健康的正常人食用DHA,可以增進近期的記憶能力 (short-term memory)以及夜間視力 (night vision)。而荷蘭的研究顯示老年人的認知缺損和下降和魚的食用量呈現負相關。

所以,健康的腦部功能需要膳食中有適量的DHA。
“Healthy brain function requires adequate levels of dietary DHA.”

如果還要找更多證據來證明DHA在飲食上的重要性,只要看看我們每一個人最初的第一餐:母奶的乳汁中,就是富含有高濃度的DHA ,可能就是演化反應出DHA 對於嬰兒腦部和眼睛發育的重要性。事實上,越來越多有關DHA重要性的資訊已經促使廠商將DHA加入嬰兒配方產品中。



以上筆記翻譯整理自:
Fish and Omega-3 Fats, “An apple a day” the myths, misconceptions and truths about the foods we eat. Joe Schwarcz, PhD. 2007 HAPPER PERENNIAL Toronto Canada


J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MC701 的頭像
    TMC701

    TMC701的部落格

    TMC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