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鹿港中山路上,驚訝於連環罩頂的各式霸氣龍燈造型之際,突然瞥見有座華麗燈飾的廟宇,光彩奪目,十分搶眼!
原來是鹿港的城隍廟
城隍廟門的正上方,有一盞造型十分獨特,作工相當精細巧緻的燈籠!
原來是鹿港的國寶級藝師施教鏞先生製作的燈籠,施教鏞先生同時也是捏麵大師
施教鏞先生為鹿港城隍廟製作的元宵主燈名稱是「鰲燈」
傳說鯉魚躍登龍門之後,化為龍頭魚身的鰲龍。唐宋時,鰲龍被雕於皇宮正殿台階石版,只有狀元可獨佔鰲頭,是富貴榮華的象徵。
廟裡頭,上香祈福的遊客絡繹不絕
走出城隍廟,再次見到長長的金龍如意燈籠橫亙街空,以及還是滿滿的人潮,繼續努力吧!
雖然是小型燈籠,不若盤空的金龍碩大,但是作工精巧的「鰲燈」,卻散發出更為耀眼的光芒,是真正能夠傳承久遠的藝術傑作!
以下為施大師過去接受訪問的記錄:
「 鹿港燈籠藝師施教鏞 為鹿港城隍廟製作了一盞元宵節的主燈「鰲燈」,施教鏞認為花燈的材料是多元化的,什麼都可以用,而燈做的是否傳神寫實,則要看匠師的手藝,傳統花燈包括剪黏與繪畫功夫,如何呈現花燈點亮之後的明亮表現,才是真正的功力,一盞上乘的花燈在點亮後將很少看到骨架的透影,而是摺紙與陰暗明亮的效果。
臺海兩岸生活方式與觀念都有顯著差異,所以傳統手藝雖是台灣傳襲自大陸,但是各自發展方向不同。施教鏞指出,台灣所存的花燈原始材料逐漸減少,就連骨架所用的竹蔑,也因近年多採人工施肥種竹,竹子生長已不如天然野生竹可久藏耐用,加上絲綢布料等也都與早期的品質有所改變,所以台灣的藝師雖有功夫,卻受限於材料而無法將作品做到很頂級。
大陸藝師雖然取材與貨源較台灣佔優勢,但或許是文革的斷層,花燈造型較少,多半是幾何式的宮燈,花燈上的剪紙等配飾也有量產的跡象。、、、、、、」
國寶級藝師施教鏞先生
- Feb 26 Sun 2012 08:33
台灣燈會 _ 華麗的廟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