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醫生面前,身、心、靈受傷的人,不分科別,都是我們要照顧的


 
 


 

    2012年結束的前夕,在成大醫院為林炳文前院長安排的追思會上,成大校長黃煌煇說:「醫生都很自私」。

    黃校長的致辭簡短,除了稱頌林前院長之外,聽不出真正的意思。但黃校長口中自私的醫生卻讓筆者聯想到醫生為了各自專長領域的病人爭取權益,有時會有意、無意地犧牲其他領域的病人。此說緣於當今醫療環境的資源有限,也就是健保給付的大餅是固定的,醫療領域之間的給付必然出現你消我長。


    強者、敢者利用「制高點」要求政府背書、要求學會支持、要求評鑑列入重點,甚至跟專科醫師訓練資格都綁在一起。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原則是金科玉律,然而,當教學醫院住院醫師的人力、時間、物力投注在某個急症時,消長效應必然產生,尤其病人身處危急病情或嚴重狀況之下,一切以救急為先,更讓人價值觀混淆;相對某一領域的病人屬弱勢,不急、不重、也不罕,雖為數眾多也難逃被忽略,進而影響該類病人的權益,逐漸地也可能影響醫學生的選科。

    每天幾十元的醫藥支出,可以讓失智病人的症狀趨緩、生活品質提升;然而一個月三十萬元、甚至更貴的藥方給付也時有所聞,當醫生為其所診療的病人爭取權益時,如果能不壓縮其他病人的權益自然是雙贏的,但孰為重要?失智病人在某些醫生面前卻好像沒病一樣,說來實在令人不解。

    筆者記得當年八八風災時、時任成大副校長的黃煌煇教授也說過:「治水最好的辦法是水淹總統府」。但是,負責開藥診療的醫生不必要得了每一種病、或者家人得了病才開始對某種病症投以關心,更重要的事實是大部份的疾病並非急、重、難、罕四類。

讀者很自然說,增加人力、增加設備、增加給付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這最後只有提高保費一途。

這也讓筆者想到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格言:商品降價可以,但品質不能打折,反要提升,這才是進步。 

    社會資源有限,人力無法長久,一隻隻禿鷹飛起縱下,只會讓健保給付亂象更盛、人性面更醜化,自私的醫生應該要拿出智慧,更要拿出良心。

 

 

 

醫生都是自私的」原文轉載自 明奇的部落格:熱蘭遮城的黃金歲月

http://tw.myblog.yahoo.com/paimingch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C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