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效促進心肺耐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氧運動了,凡是全身性、有節奏、長時間且強度適中的運動,都是理想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有氧舞蹈、騎腳踏車、使用健身房裡的心肺功能訓練儀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有趣的是,許多源自東方的呼吸訓練,雖然不會產生快速的心跳與急促的呼吸,卻可以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像是瑜珈、腹式呼吸、氣功吐納、太極拳,以及其他種種養生訓練的功法都有同樣的效果。解釋這些效果的理論很多,但真正的原因到現在仍然不甚明白,但一般相信這些呼吸訓練,有助於呼吸穩定度與深度的控制,還能提升肺泡擴張的完全度。
這裡的極簡運動療法,便結合了這些呼吸訓練的好處,以和緩的動作來達到強化心肺的目的,把原來由非意識性「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呼吸頻率與呼吸模式,轉換成藉由意念來管控,使每一次的呼吸更慢、更完全、更深入,也提供了更足夠的時間讓氣體進行交換。
進行「內臟運動」讓你鶴髮童顏
人體的運動,除了直覺想到的隨意肌(骨骼肌)收縮所產生的活動外,其實身體內還有一群不隨意肌,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雖然不受我們意識的控制,卻幾乎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為我們工作,那就是驅使心臟跳動的心肌與內臟收縮蠕動的平滑肌。由於它們是默默運作,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一旦運作出了狀況,我們人體就會開始出現各種症狀。
假如胃蠕動不當,上腹便容易脹氣及導致食慾不佳、消化不良,而大腸蠕動不良,腸內的糞便移動緩慢就會不容易排出,進而出現便祕的問題,更嚴重的還會得到痔瘡。雖然腸胃的蠕動並不是由我們的意識所控制,卻仍然受到意識及其他身體活動的影響。例如有些人在緊張焦慮時會腹瀉、有些人出外旅行時會便秘;而上班族則是因為坐太久動太少,所以腸胃活動不足,甚至常常出現便秘問題等等。選擇適當的肢體運動,將能有效促進並改善內臟運動,使我們的五臟六腑得到足夠刺激,維持良好機能。
東方養生術便相當重視內臟的保養,認為透過適當肢體導引與身體活動,可以給內臟適當的刺激與按摩,促進內臟血液循環及累積廢物的排出,來達到強身保健的功能。擅長這種內臟運動方法的人,外表上不見得有粗壯結實的肌肉,但卻顯得容光煥發、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即便頭髮已白仍是朝氣蓬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鶴髮童顏。
在極簡運動療法中,我們配合運動的姿勢來強化這樣的作用,特別是帶動胸腹部的運動及強化腰力的運動,不僅能活動肢體、促進內臟的活絡,還可以使這兩者得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有「平衡力」才會有自信
打從我們一呱呱落地,平衡的需求便不斷考驗著我們,幼兒時要學坐,便是人生第一個重要的平衡課題。克服這個難題後,我們接著要學習爬行、扶著東西站立,最後終於可以擺脫部分的地心引力而用雙腳行走。往後的日子裡,除非神經系統的病變或外傷,人們比較少有平衡的困擾。直到中年以後,尤其是年老時,平衡的問題才會再度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良好的平衡力,使得人們在舉手投足之間得以呈現優雅的姿態,展現充分的自信心,並使各大小關節肌肉能輕鬆地完成大腦傳遞的命令。相反的,平衡力不佳會使人害怕跌倒,心生恐懼,舉止畏縮。關節也因為壓力增加以及反覆受傷而加速退化。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長期從事運動者的平衡力,比一般沒有規律運動者要好得多。打太極拳的人,在動態平衡(身體進行活動時的平衡力)與閉眼平衡(閉著眼睛時的平衡力)方面,比一般人好得多,尤其當一個人年紀漸長時,還能擁有這樣的能力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在極簡運動療法中,平衡力與整體協調能力的訓練會出現在各個運動中,如指間統合協調運動、仰臥挺身與波浪鼓運動、下肢統合平衡運動、兔跳運動,都納入了不同形式的平衡力訓練。此外,藉由呼吸與冥想,將增進我們對自我身體狀況更細膩的感受,而使知覺更佳靈敏,平衡也就更容易達到。
- Apr 19 Sun 2009 22:10
強化「心肺功能」提升生命能量_ 游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