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筋骨毛病是怎麼找上你的?
現代人不只要面對上述老化和慢性病的威脅,筋骨痠痛也是相當常見的夢魘。我常聽到人們喊腰痠背痛、關節僵硬無力,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小病小痛,但這些惱人的小問題,卻大大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品質。
由於人體的骨骼肌肉關節系統,每天忠心耿耿地支撐著我們的身體架構,一方面要抵抗地心引力,一方面還要提供我們吃喝玩樂追趕跑跳碰的動能,可以說負擔相當沈重。從臨床經驗來看,超過四分之三以上的筋骨問題,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關。
長時間打電腦 傷手也傷腦
打電腦的人得長時間低頭做事、埋頭苦幹,甚至目不轉睛、聚精會神,加上工作本身的壓力,往往會直接造成肩頸部的負擔,像是長期緊繃的肌肉筋膜除了會因疲勞而疼痛外,還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讓人感到痠麻脹痛,活動機能受限,同時還會產生關節僵硬,脖子轉動起來嘎嘎作響。但上班族的疼痛並不僅止於肩頸,它們同時還會傳導到後腦甚至兩側太陽穴的顳部、乃至於前額,使得整個頭部彷彿被箍住一般,這種現象與「壓力性頭痛」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要知道,如果這樣的情況沒有改善的話,那麼接下來將導致頸部椎間盤的病變及頸椎的退化,產生排列上的錯位滑脫或骨刺,嚴重時還可能壓迫到神經結構,產生上肢的神經傳導痛、麻痺、肌肉無力或萎縮。
聽起來很恐怖吧!但這一連串的身體筋骨及神經變化,都可能是長期忽略工作時的動作所累積而成的。而且,除了剛剛提到的問題外,同樣的打電腦姿勢不當,相關症狀還可能擴展到上背部,包括兩側肩胛骨上、下方的肌肉及肩胛骨之間,進而變成慢性問題。
姿勢不正確 毛病就一堆
別以為故事就此結束,事實上長時間固定姿勢的工作,尤其是姿勢不正確或偏斜時,還會使肩關節的活動度下降,關節囊緊縮、肌耐力下降,使得關節滑液囊持續產生炎性反應或黏連,進而造成肩關節疼痛及活動障礙,特別是常常導致後旋與外旋困難。這與傳統所說「五十肩」的症狀相近,但發生的年齡層卻逐年在下降,越來越年輕。
另外,工作上所導致的疼痛並不侷限於肩頸,也可能發生在手肘外側,造成肱骨外上髁炎,即一般所謂的「網球肘」。網球肘常出現於網球運動時施力不當所致,其他類似的運動如羽毛球、桌球也常發生,而家庭主婦刷洗鍋子、窗戶也常發生。另外長期使用電腦滑鼠的人也常會罹患此疾,故而許多人也將這毛病稱為「電腦肘」或「滑鼠肘」,通常是電腦工程師及電腦繪圖員最常見。使用電腦引起的肘部疼痛,有時也會出現在手的內側(即所謂「高爾夫球肘」),或是手肘凹窩附近的二頭肌腱附著處。
這類的疼痛也可能因為肌肉反覆緊繃,而出現在手前臂的肌肉。手腕長時間處於施力與背屈狀態,則可能造成手腕部位的橫腕韌帶增厚,壓迫到正中神經,進而導致手心、手指麻木無力,這就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如果壓力集中在肌腱,則可能造成大拇指外側肌腱的發炎,因常發生於年輕媽媽身上,而被稱為「媽媽手」。如果已經產生手指曲側肌腱腱鞘發炎,導致無法自由伸屈,甚至卡住而發生聲響,則形成所謂「板機指」的症狀。
長時間坐姿不良 腰膝也發疼
另外,凡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或是學生、網咖族所受到的傷害其實不僅止於上半身,連下半身也承受著相當的壓力。
長時間久坐常造成下背的壓力增加、腹背肌肉鬆弛,導致下背肌膜炎發生而產生下背痠痛。病情加劇時往往還會造成腰椎椎間盤的狹窄退化、腰椎退化性脊椎炎,嚴重時則壓迫到神經或產生坐骨神經痛。此外,缺乏足夠的運動則會使肌肉退化無力,若是長時間久坐,膝蓋常處於過度彎曲的位置,膝蓋骨(髕骨)與其下方的大腿骨(股骨)間的壓力便會增加,造成膝關節即使在沒有做粗重工作的狀況下,也可能提早退化,最初症狀是久坐起來時膝關節明顯疼痛,動一動就好些;當病情加劇時,疼痛也就更厲害。
- Apr 14 Tue 2009 08:57
筋骨毛病是怎麼找上你的? _ 敬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