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就是生活,生活,以人為主.
旅遊攝影:單拍風景,很簡單,單拍人物也很簡單,但是要在景觀中加上人物,得到適合的曝光值,就有一點複雜.
這些年,越來越喜歡把旅遊照,拍出濃濃的顏色,例如上方的紀念照,方法很簡單,說明如下.
請看下圖的天空,由男孩的影子得知,太陽位在右上側,此時男孩女孩是側光.
如果攝影者面向太陽,即逆光,照片中的天空會翻白色.
如果攝影者背向太陽,即順光,照片中的天空會翻藍色
所以拍出濃濃顏色照片的方法,就是兩招:
一. 要順光照相.
二. 要曝光稍微不足.
用傻瓜相機,或手機都可以:請啟動人臉測光對焦模式,在曝光補正上以負0.3EV,0.6EV或1.0EV來調整.
就可以拍到濃濃顏色照片.
沒有陽光時,也沒關係,如下圖
1.先適當的曝光稍微不足.得到濃濃色調.
2.此時男女主角會變暗的臉色,請打開您相機的內建閃光燈閃一下,馬上青春洋溢神采飛揚.
我家出遊都很早,天際剛泛魚肚白.
背光嚴重時,請用外接閃光燈打光.
以下,都是上述原則的簡單應用:
照相時,曝光稍微不足,得到彩度,加上人物補光.
萬花筒.
陽光來自右後側,曝光中度不足得到彩度,人物補光均勻.
今日行程中,最滿意的照片.
背光,人物補光.
順光,人物稍稍補光.
左方側光加背光,人物補光.
右方側光,人物補光.
因為人潮湧入新社花海,快速參觀完畢,殺向和平區找陳醫師聊天.
Sheron今天輪值巡診,輾轉追到雙崎部落的衛生室.
室內補光用跳燈,將外接閃光燈斜打上白色天花板,由往下的折射得到均勻的補光.
順道前往桃山部落的士林壩.
順光,但是用曝光不足得到湖水的彩度,人物補光.
背光,人臉補光.
所以,風景加人物照相,常常會有需要曝光校正的情況.
再來說明”內閃離機指揮外閃”:
例如這張草地景物,人物站樹蔭下,背景比人臉亮,直接按下快門人臉與衣服就黑了.
簡單解決的方法,就是加上外接閃光燈,補光.
但是光源直打在人物上,暗部紋理都不見了,人物會平板化.
另一個比較好而有一點點複雜的解決方法是用”單眼數位相機”都附有的”指令模式”來指揮內建閃光燈,於離機模式(不接線),指揮外部閃光燈補光.
我的NIKON相機內部的設定在:
MENU/ 用戶選單設定 / e包圍閃光 /e3內置閃光燈的閃光控制 /CMD指令器模式
內置閃光燈 M或TTL ,+/- eV.
A組(外閃) M或TTL ,+/- eV.
B組(外閃) M或TTL ,+/- eV.
將外部閃光燈設定在“wireless”, “remote”, AB組,及通道數與上述相機一致.
再將外部閃光燈不必用任何接線,直接面向被攝影主體,昇起機身的小型內閃,半按快門測光時,小型內閃會預閃測光,並以可見光發出指令光束打在被攝影主體,而為外閃所感知,觸發該設定的光源數據,來完成補光.
例如這張圖:
陽光由人物左側打入,人物處於柱後陰影中,將外閃放在右邊的桌上補光,陰暗的右側人臉就得到合理的曝光.
離線外閃的曝光值,很好設定,就跟內閃的數值一樣,只是把內閃由正面,移到旁邊去.
再拿幾張信義鄉賞梅的自拍,說明”內閃離機指揮外閃”的應用與優越:
太陽在人物的頭上昇起,極度背光,不閃照不到人,也看不到花.
外閃放在鏡頭的左前方外側,人臉與衣服的陰影有立體感.
順光,也可以用離機外閃.
外閃放在鏡頭的左外側,抵銷一部分樹幹投在人物的陰影,也增加彩度.
太陽在左上側,外閃放在鏡頭的右下側,減少右半臉的陰影.
離機外閃,在樹蔭下,增加人物膚色亮度效果最好.
外閃放在左側白色石頭的高處,太陽原本在人物的後方,離線補光後,臉部的光源感覺太陽像是在人的前方
外閃放在鏡頭左前下側,順光還是可以補光.
另外還有利用光圈與快門值來校正曝光的方式,不囉嗦了.
祝各位同學,旅遊愉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