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一時,向鄰座白同學,現任成大醫學中心白教授,說明我來自樸仔腳.
清乾隆台灣府志:樸仔腳街,舊為猴樹港街.康熙年間,林馬由湄洲祖廟迎請媽祖,欲至居住地布袋嘴半月庄供祀,經牛稠溪(朴子溪)南岸樸仔樹下休息.當地民眾聚集參拜,並奉神意指示要停駐此處,在樹下立廟稱為樸樹宮.
清乾隆54年,樸樹宮奉令改為”配天宮”.當地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成市鎮.肇因於樸仔樹下建廟,奉祀媽祖而發跡,於是取名”樸仔腳”.現在,稱為朴子市.
我是家族長房,掃墓前,總是要預先回去打掃整理家族墓.
回到朴子第一站,自然是先到配天宮參拜,祈求媽祖對故里家人與土地的庇佑.
二十一年前,就整理好的家族墓,冬暖夏涼,舒適寬敞.
雖然有八房子孫,直到我兒子這一輩,身後安息的位置,綽綽有餘.
沒有意外的話,我和美女以後都要住進這裡.
苦楝,又名苦苓,廣泛的分佈在全台平地與低海爬山地. 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淺有香氣.
在家族墓園附近,就有相當多苦楝植栽.
下午,驅車前往新港鄉月眉村月眉橋的朴子溪防汛專用道.
南側堤防,前幾天最夯的黃花風鈴木,花期已經到了尾聲.
北側堤防,苦楝集聚的綠色隧道,苦楝花,現在最好.
意猶未盡,再開上高速公路到白河林初埤,木棉花剛剛開,木棉道擠滿了人山與車海.
讓我想起了京都賞楓的竹林之道.
北返嘉義市,晚餐吃了中正路上的林聰明砂鍋魚頭.
林聰明砂鍋魚頭起源於文化路夜市的巷口,巷內就是我的外公外婆家,一個很早就熟悉的味道.
再加上一碗文化路的阿娥豆花,鄉土的甜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