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為人醫感恩之旅,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蔡立平醫師
對我來說,基因的缺陷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每個罕見疾病的小孩,承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苦難,所以我很努力,努力讓生命不要有遺憾,努力讓每個小孩,都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因為需要所以我在。
~蔡立平~
他是高炳鴻。小學一年級的他,跟同年的好朋友相比,個頭明顯小了許多。炳鴻平常最喜歡國語,上課也很主動發言,成績幾乎不讓爸媽操心,不過長輩最擔心的,就是乖巧的炳鴻,看起來總是又瘦又小、怎麼都吃不胖。
來到醫院護士阿姨幫忙量身高體重,小小的炳鴻,好不容易長了兩公分,到達104公分,而體重卻還是只有14公斤。
經過檢查,證實他因為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不足,所以長大的速度比其他小孩慢,當務之急,必須趕緊申請生長激素的健保給付。
炳鴻瘦瘦的手,牽著阿嬤,現在真相大白,終於知道他為什麼長不高,也吃不胖。回到家,阿嬤一口一口餵著炳鴻吃飯,雖然不知道炳鴻能不能吸收,但是能吃多少是多少。終於知道寶貝金孫確實的病因,其實阿嬤有說不出的心疼。
成長的足跡裡,看得出嬰兒時期的炳鴻,長得白白胖胖的。他的成長過程雖然遇到了阻礙,但奶奶及爸爸媽媽從沒有放棄過。
更重要的是,蔡立平醫師也同樣抱著希望,他樂觀以對,期盼炳鴻經過治療,希望下次回診,可以看到一個大一號的炳鴻。
18個患有小胖威利症的小朋友,要在環保站裡坐定,還能夠乖乖做環保,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背後的重要推手,正是蔡立平醫師。
在他眼中,每個罕病的小孩,都像是純潔無暇的天使,他每天腦子在想的,就是怎麼讓這群天真的小孩,像正常人一樣快樂長大。
蔡立平,從小生長在台北,自小到大的照片,每一張都可以看到理著平頭的他,掛著笑臉,好像沒什麼煩惱。
如果問他為什麼要當醫生,他說整個家族就有十幾位醫師,從小看著伯父及兄長行醫,無形中成為一種風氣。更重要的是,醫生無時無刻背負著救人的使命,而這正是吸引他的地方。
大學時考上台北醫學院,除了像一般醫學生一樣埋首苦讀,其實蔡立平還曾經跟著救國團到金門服務,整整一個月時間在外,當時一起服務的好同伴,還有現在的小兒科鄭敬楓主任。
十多年後蔡立平站上第一線,走上小兒遺傳的道路,解決孩子的問題,他每天花更多時間在研究上,專注在實驗,是為了找出更快的方法,守護遺傳的第一線,幫孩子們打贏第一場仗。
據統計台灣有超過2400名罕病患者或許是上天的考驗,讓這群患者及他們的父母,走上比一般人更艱辛,也更多淚水的人生路。
打開兒子的抽屜,這本筆記本,紀錄著兒子生前最後的筆跡。陳莉茵曾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母親,她的兒子吳秉憲,罹患的是合併高血胺症狀的肉鹼缺乏症。
八年前,陳莉茵化小愛為大愛,發起了罕見疾病基金會,也為其他孩子尋求不同的活路。在去年秉憲卻離開了最愛他的家人,及生活二十一年的世界,但因他而發起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卻仍然運作著,也寫下了台灣罕病醫療史上,最動人一的頁。
因為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所以每一個罕病的孩子,可以在蔡叔叔臉上看到希望。陳莉茵與蔡立平,一個孩子的母親與一位醫師,在罕病的道路攜手努力,他們只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平安健康長大。
蔡立平醫師 小檔案
學 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
經 歷: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科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兒科醫學遺傳學/新陳代謝培訓醫師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遺傳學系研究員
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秘書長
專 長:小兒醫學、遺傳醫學、新生兒篩檢、先天性代謝疾病、染色體疾病
- Sep 04 Thu 2008 14:07
大愛電視台製作 蔡立平醫師專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